信息来源 : 沂蒙红色教育研究会 发布日期 : 2019-12-19 点击次数 :
课程(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研学课程
研学目标:①通过仪式教学教育培养学生对革命烈士的敬仰;
②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担当本领。
研学内容:1、华东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教学
①仪式前教学
教学内容:1.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基本概况;
2.讲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中典型的烈士故事;
3.我们为什么要来祭奠革命烈士;
4.我们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5.我们应该如何继承烈士们的遗志。
②由学生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献花曲)。
③向革命烈士三鞠躬。
④学生代表执旗手出旗,由少先队或共青团代表领誓。全体学生面对少先队队旗(团旗)重温入队(入团)誓词。
⑤全体同学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2、参观烈士墓区(在陈明、辛锐、汉斯.希伯、罗炳辉等烈士墓前分别讲述他们的感人的革命故事)。
3、参观全国最大篆刻着六万多名烈士的纪念堂。
研学小结: 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继承先烈遗志,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中国革命战争史和自强不息伟大的民族精神,教育大家进一步明确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用知识武装自己,励志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二):沂蒙革命纪念馆研学课程
研学目标:①坚定理想信念,传承沂蒙精神;
②体会沂蒙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及新中国建立中所起到的作用
③锤炼过硬品格,验证红色基因。
研学内容:1、沂蒙精神展厅讲解:
1)、红色沂蒙、革命热土
2)、浴血抗战、生死与共
3)、巩固政权、夯实根基
4)、众志成城、走向胜利
5)、水乳交融、无私奉献
6)、沂蒙精神、永放光芒。
2、针对展馆中的六个部分,分别用10个故事3场战争,讲述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10个故事3场战争分别从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艰苦创业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贯穿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对新中国成立建设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
大革命时期:①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如何走上革命道路
②沂蒙火种的传播——苍山大暴动
抗日战争时期:①信仰的力量——共和国最小的烈士和她的母亲
②前赴后继、威武不屈——大青山胜利突围战
③一个村庄的抗战史——渊子崖村民自卫战
根据地的建立:①人民政权的建立,沂蒙根据地民主选举——豆选
②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小调
③人民素质的提高,学文化——庄户学(快板)
解放战争时期:①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孟良崮战役
②宁死不屈吕宝兰
③沂蒙母亲王换于
改革开放时期:自力更生,改变老区生活面貌,导沭整沂,水利先锋——一个民工治水的故事
艰苦创业时期:背水决战穷村巨变——九间棚人战天斗地,
脱贫致富之路
研学小结: 时刻铭记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开拓奋进,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发扬光大。